盘龙区明通巷社区:党建带侨建 凝聚侨力量
[作者:发布时间:2022-06-22 10:08来源:昆明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编者按:

6月20日,昆明市侨联召开2022年全市侨联基层工作推进会议,安排部署昆明市侨联下半年重点工作及2022年中央华侨事务预算项目实施。会议组织各参会单位到盘龙区现场观摩学习侨联基层工作,参观北京盈科(昆明)律师事务所“为侨法律服务站”和明通巷社区“侨胞之家”。现将2家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刊发,以资交流借鉴。

微信图片_20220621161009

明通巷社区:党建带侨建  凝聚侨力量


盘龙区拓东街道明通巷社区在市、区统战部和侨联的关心指导下,通过“党建带侨建  侨建促党建”,扎实推进社区“侨胞之家”工作,以活动造氛围,以服务促成效,使社区“侨胞之家”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于2016年10月被授予昆明市“侨法宣传角”,2018年10月被授予全国社区侨务工作“侨法宣传角”,2019年8月被授予昆明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侨胞之家”。

一、 通过党建带侨建 扎实推进社区“侨胞之家”工作

1、 进一步摸清底数,整合侨力资源,做好基础工作。

盘龙区拓东街道明通巷社区,地处昆明市中心地段,辖区面积0.41平方公里,东临白塔路,西以盘龙江为界,南至东风东路,北到人民东路,目前常住户3836户,常住人口8530人,流动人口937人,在以中国电建昆明院、云南省科技厅为代表的公共单位和居民楼院中积聚和散居着大量的归侨侨眷人群,目前已登记在册的华侨侨眷82人,还有40余位留学回国人员。

社区建立“两张清单”,一方面通过网格管理收集整理辖区内归侨侨眷、留学回国人员基础信息,建立需求清单,一方面多渠道整合资源,建立服务清单。建立健全华侨侨眷、留学回国人员台账资料,把华侨侨眷、留学回国人员的业余爱好、服务需求等记录在册,社区依托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通过走访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最大限度地联络、维系侨界人士,整合侨力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有的放矢地开展服务工作,为促进社区侨务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开辟爱侨宣传主阵地,保障护侨维权主阵地,充分调动归侨侨眷积极性,共同建设社区。

在市、区侨联的指导下,“侨法宣传角”本着“以为侨服务为核心,以普及侨法为抓手,拓宽工作模式,开阔服务范围”的工作理念,组织归侨侨眷学习侨法和昆明市侨务工作相关内容,筑牢爱侨宣传的主阵地。

明通巷社区不仅仅在社区专门开辟“侨法宣传角”,还将侨法宣传送到每一个居民楼院和公共单位。社区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自然就成为网格里的侨法义务宣传员,同时,培训社区“五级治理”38名楼栋长、50余位党员,使其成为侨法宣传队的主要力量。在工作中、在走访中,就把侨法知识送到了家家户户,为侨法学习、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

明通巷社区形成一支热心社区侨务工作的社区工作队伍,充分调动社区归侨侨眷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形成社区为侨服务好,侨为社区作贡献的双向服务工作机制。通过开展“归侨侨眷奉献在社区”系列活动,树立归侨、侨眷在社区的良好形象,鼓励归侨侨眷关心支持社区建设,为社区两个文明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促进社区治理。

二、 “侨胞之家”以活动造氛围,以服务促成效

1、 强化社区为侨服务意识,成立社区“侨胞之家”。

社区切实提高为侨服务意识,促进为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网络化,成立社区“侨胞之家”实体化服务阵地,完善涉侨法律援助工作站、图书阅览室、侨胞活动室、涉侨纠纷调解室、幼儿托管室、母婴空间等基础建设,在侨情收集、联谊交流、便民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着力提升为侨服务质量。同时联合党员、工、青、妇等志愿者队伍共同开展为侨服务,如帮助归侨侨眷下岗职工解决再就业问题,定期为老年及体弱多病的归侨侨眷上门义诊,开展法律援助、医疗保健、敬老爱幼、扶贫济困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把下岗再就业培训、便民家政服务、卫生保健服务、文化健身娱乐服务、心理咨询服务、法律咨询服务等列入到为侨服务的内容中,为归侨侨眷排忧解难。

微信图片_20220621161012


2、 织密织牢基层侨务工作网,搭建归侨侨眷连心桥。

依托社区“五级治理”工作,建立社区、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在工作中“五必访”制度,即:归侨侨眷家庭遇到重大事情时必访、归侨侨眷患病时必访、归侨侨眷情绪不稳定时必访、海外亲友来时必访、困难归侨侨眷逢节必访,通过“五必访”,帮助统战人士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厚爱,加大归侨侨眷扶困力度。

困难缅甸归侨张斌腿脚不方便,女儿为三级精神残疾人,没有工作,和张斌居住在一起,母女二人的生活来源仅靠张斌2600的退休工资来维系,社区经常去探望他们,社区志愿者也定期到张斌家中去做义务服务,还为其联系爱心企业提供免费中餐,张斌离世之后,又及时帮助他的女儿申报低保,保障其基本生活。

3、 打造帮侨服务主阵地,丰富归侨侨眷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归属感。

社区在市、区侨联的支持下,成立了以“凝侨心、汇侨智、聚侨力、护侨益”为主题的学习小组,吸收辖区归侨侨眷定期开展学习,学习小组每月第二个周五集中开展学习活动1次,主要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时事政治为主,增强了学习的氛围和成效。同时,学习小组同社区党员一起参加了社区党委组织开展的“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信念与责任”建党百年专题党课、“唱支歌儿给党听——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活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讲活动等,巩固党在侨界的执政基础、群众基础。

“侨胞之家”坚持以活动聚侨心,以活动促发展,开展春节、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送爱心,暖侨心”走访慰问、“礼赞国庆,情满中秋——两岸一家亲 共圆中国梦”中秋联谊会、“情系明通、礼赞盘龙”庆祝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书画作品展、“我们的中国梦·欢乐迎新春——民俗手工制作”文化节、“庆国庆 迎中秋 聚侨心 促发展”联谊会、“党建引领——‘读书助强国 盘侨飘书香’”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爱心暑托班”未成年人图书交换活动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辅以辖区内的老年旗袍队、书画、剪纸等文化活动展演,增强侨界群众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微信图片_20220621161006


社区还不断发掘整合辖区统战文化资源,充分借助盘龙区台胞台属联谊会原会长、云南省油画学会会员杨绍玉老师的号召力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在社区成立杨绍玉工作室,影响带动一批归侨侨眷参与到社区建设事务之中。2019年,由杨绍玉老师牵头,社区承办的“情系明通、礼赞盘龙”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周年书画作品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依托“民生小实事”项目,助力社会治理。主动邀请归侨侨眷参与社区各项事务,调动归侨侨眷参与城市建设和社区发展的积极性,提升归侨侨眷融入感和幸福感。

微信图片_20220621160954


助力疫情防控,做好稳人心、暖人心、树信心工作。疫情爆发初期,防控严格,很多居民居家时间越来越长,新鲜蔬菜日渐短缺。在此关键时刻,明通巷社区“侨胞之家”积极行动,通过盘龙区侨联多方联系,为社区居民运来了新鲜蔬菜,展现出“侨胞之家”的担当、作为。


来源:盘龙区拓东街道明通巷社区